本周四,央行发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终于印证货币宽松的存在。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幅连续三个月保持13%以上,狭义货币M1的同比增幅也达到11.4%。如果剔除今年1月的异常突增,M1此前已经连续28个月增速低于两位数。此外,今年前9个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达到9.9万亿,这意味着今年前9个月新增的人民币贷款已经超过了“四万亿”。9个月中,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万亿的月份达到6个,其中往年放款淡季的7月单月新增贷款达到了破天荒的1.48万亿。
除了“量”的增加,“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央行放水的影响有多大,不仅要看放水的数量,还要看扩张的程度,货币乘数就是度量扩张程度的指标。2015年6月的货币乘数已经达到4.62,通俗的讲央行放出1块钱,通过借贷关系就可以变成4.62元进行流通。目前货币乘数的数值已经超越了2009年货币乘数的高点,表明货币的流通速度持续加快,在同样基础货币的条件下,货币的数量也不断膨胀。
然而,虽然货币供给的“量”和“质”都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物价似乎仍不为所动。9月的CPI同比降至1.6%,而PPI更是连续40多个月保持负增长,以至于在货币量不断膨胀的年代,市场依旧担心通缩的发生。这样的现象体现着中国市场资源的错配,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压力,使得资金难以找到合适的投向,保值增值的压力降迫使资金到资本市场寻找新的投向。在实体经济疲软的背景下,我们不难预期资本市场将重新受到资金的追捧。无论是上半年牛气冲天的股市,还是下半年恢复人气的债市,亦或是一线城市复苏的楼市,都体现着资金的追逐和投资者的迷茫。难怪人人都说债市价格高,但是涨势依旧不减,这是因为投资者实在难以找到安全又有如此容量的市场。
股市遭遇了7月的滑铁卢,让投资者心中忌惮,担心的不只是股价的下跌,更担心市场缺乏流动性,担心监管无常关闭对冲市场。但幸好这一切都不会是常态,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四季度将会企稳回升,同时追逐利润的资金在场外已经等待良久,在通胀转势之前,中国股市仍然蕴藏着很大的投资机会,相信经历了股灾之后,股市可以走的更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