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作为银行存款的一个替代物创建于1972年,是在市场变化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一个最好例子。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商业银行与储蓄银行提供的大部分存款利率均进行管制出台了《Q项条例》,而货币市场工具则是浮动利率,但许多中小投资者无法进入货币市场(因有最低交易额规定),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利用这一事实,将许多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合起来,有专家操作,这也表明追求利润的企业家能够发现设计不严密的政府法规的漏洞。但由于当时市场利率处于存款机构规定能支付的利率上限以下,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因其收益并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难以发展,总股份在几年中非常有限。
1973年仅有4家基金,资产总额只有1亿美元。但到了70年代末,由于连续几年的通货膨胀导致市场利率剧增,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和商业票据的收益率超过了10%,远远高于银行与储蓄机构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所支付的5.5%的利率上限。随着储蓄机构的客户不断地从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中抽出资金投向收益更高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总资产迅速扩大,从1977年的不足40亿美元急增到1982年有200多家基金持有2400亿美元的资产,并在总资产上超过了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因此,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是市场利率超过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管制利率的产物。同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能迅速发展并且能保持活力的原因还在于管制较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没有法定的利率上限,而且对提前取款也没有罚款。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发展,引起了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强烈反应,他们要求国会对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附加储备要求和其它限制,国会最终虽然没有批准存款机构的要求,但给予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发行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即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它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相似,也提供有限的支票签发而且没储备要求,而且收益率几乎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一样高。
在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以超级NOW账户和MMDAS的反击下,1982年末和1983年初,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总资产开始下降。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的这些创新金融工具暂时阻止了资金从银行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流动。但商业银行与存款机构无法承受提供高收益的成本,不久以后,降低了MMDAS的利率。其结果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再次迅速发展,80年代末和90年代创造了极大的收益。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溃,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其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1989年和1990年的储蓄和贷款协会危机引起商业银行突然增加他们的存款保险,来保护他们的存款,同时监管当局更加关注存款机构已经出现的高利率。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快速发展,其资产在1991年达到5000亿美元。1996年大约有650家应税基金,250家免税基金,总资产大约为7500亿美元,80%以上为纳税的资产。其股份大约占所有金融中介资产的4%,而且在所有共同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总资产中占25%以上。1997年达到1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