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上海金融稳定报告(2006)
    
  ■上海房地产业发展对银行贷款依存度较高,房地产市场波动直接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和贷款质量。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能对上海金融稳定造成潜在影响。

  ■应重点关注上海经济对国际环境的依赖程度及其对金融的影响。同时,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与资本流动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尤其是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国际资本流入可能加剧,需要密切关注资本项下的结售汇等相关指标变化。

  ■警惕不良贷款反弹。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产业结构调整与产能过剩的压缩,因此,银行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会有所增加。就上海来看,银行业信贷风险需要重点关注集团关联企业贷款和房地产信贷。同时,要关注上海金融市场集聚地的特殊风险。

  ■证券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证券市场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证券公司逐步出现分化,业务与产品创新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与盈利模式需要进一步改善。

  ■发展金融市场的时间短,经验少,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市场发展不平衡,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金融产品种类与层次还不够丰富,风险定价能力和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反洗钱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洗钱资金监测分析水平逐步提高,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查处了一批涉嫌洗钱案件。

  第一部分 综述

  近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为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上海金融总体保持稳定态势,并向好的趋势发展。

  经济稳步发展营造了金融稳定的基础。2005年上海生产总值达9144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助于增强金融市场活力,增加金融机构经营效益。金融平稳运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各项存贷款增长适度,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整体盈利能力提高;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成效,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保险业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经营效益进一步改善。金融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工具种类增加,金融创新稳步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和加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提升,风险处置能力增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在防范和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逐步展开,上海的金融开放、集聚、创新效应进一步显现。金融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上海市政府进一步完善了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稳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金融法制建设,金融稳定环境不断完善。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金融业快速发展,为金融稳定创造了条件。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需要密切关注金融业发展、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集聚和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切实维护上海的金融稳定:一是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存度较高,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性与国际市场变化的不可控性,可能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二是房地产金融问题。上海房地产业发展对银行贷款依存度较高,房地产市场波动直接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和贷款质量。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能对上海金融稳定造成潜在影响。三是关于金融业协调发展问题。近年来上海虽然重视发挥直接融资作用,但间接融资比重仍然偏高,社会的资金融通仍主要集中在银行机构,贷款期限结构性矛盾、信贷集中度过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四是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建设问题。要加快研究金融市场发展的统一规划,清除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各市场协调发展,以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集聚和辐射能力。五是金融业对外开放问题。近年来上海跨境资金流动呈加快趋势,面临外资冲击的可能性加大。六是交叉性金融业务监测与管理问题。目前投资者对交叉性金融业务还缺乏全面了解,风险意识不足,金融机构尚未建立有效的交叉性金融业务风险防范机制,监管制度安排还不够完善。

   第二部分 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

  一、宏观经济运行

  2005年,上海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经济稳定性提高。投资、消费、出口增长速度趋于合理。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财政收支形势良好,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2005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1%,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逐月走低的态势。各类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为金融业的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2005年,上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注重加强薄弱环节,为金融发展提供了保障。

  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投资结构变化。2005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幅高出工业投资增幅24.4个百分点,高出全社会固定投资增幅16.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波动的特征。伴随投资结构的调整,资金流向发生变化,对存量资产构成影响,因此需要更加关注金融资产的质量变化。

  (二)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上海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体较好,但受国际原油、集成电路等价格上涨及国内汽车市场变化影响,上海工业企业利润出现6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10.8%。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略降,资金占用增加,将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构成不利影响。

  二、房地产业运行

  2005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增长回落,房地产价格稳中趋降,房地产开发贷款上升,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趋缓,外资继续进入上海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对房地产贷款质量造成影响,需要关注因抵押物贬值而产生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制定应对预案,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

  三、国际收支变化

  2005年上海外汇收支总规模已突破2500亿美元,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双顺差。经常账户外汇收支交易规模比上年增长14.5%,但增幅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经常账户资金流入增幅超过资金流出增幅12个百分点。2005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比上年增长33.4%,但增幅同比回落40.3个百分点。2005年资本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幅减缓,流入规模仍大于流出规模,流入增幅小于流出增幅,资本流动的失衡状态有所缓解。

  应重点关注上海经济对国际环境的依赖程度及其对金融的影响。同时,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与资本流动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尤其是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国际资本流入可能加剧,需要密切关注资本项下的结售汇等相关指标变化。

  第三部分 金融业与金融稳定

  一、银行业

  2005年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已突破3万亿元,达3.05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年实现经营利润(未扣除风险资产拨备和不良资产核销)385.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4%。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达到1.35%,在全国银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资产质量继续提高,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实现"双降"。2005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上海中资银行(不含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4.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39%,比年初下降0.57个百分点。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用户反馈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