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购 说来容易做来难
    被叫停一年多的IPO刚刚开闸就引得沉寂许久的摇号一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无奈证监会颁布的新申购规则取消"新股申购上限",使得资金实力不占优势的散户在机构大户面前更显渺小。于是,有了为在新股申购中提高"中签率",民间"小私募"出现的说法。  

  记者出于对民间"小私募"的好奇,走访了北京多家证券公司的营业部,结果发现,"小私募"看似可行,也有利可图,但细究后发现:做起来难。

  散户观点普遍认为:投点儿钱,填个表,中也罢,不中也罢,全看运气,反正也没多大损失;把自己的钱托付给别人是万万不能的。

  中签难是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对于新股申购的第一概念,这种以"小私募"形式进行申购的传言之所以能够流传,或许正体现了一种"民愿":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分享新股发行溢价所带来的超额回报。

  然而,民间"小私募",说到底还是一种无法律保护、无政策依据的冒险行为,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资金返还问题、利息费手续费扣除问题、股票分配问题等等,一旦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纠纷。

  其实,早在几年前广发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就有新股合作申购业务,但那时证券公司采用的是股票市值配售的方式,比如,你在营业部开户后购买了10000股,营业部替你自动申购1000股,如果中签则掏钱后给你股票,没中则无任何损失。不必提前交纳现金,不涉及未中签资金返还问题。日前,证监会颁布的新申购规则规定,新股不再用股票市值配售,而是现金申购。这意味着券商的"小私募"也会因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障碍而不得不暂停。

  一位证券公司内部人士认为,对于营业部来说,这是一项吃手续费就可以很赚钱的业务,但是现在政策要求实名制,若开展这项业务,就必须把客户的资金转出来又转回去,这其中涉及的操作性问题很多、很复杂,而且监管层对此也没有明确的指令规定,在"准"与"不准"之间,还是谨慎为妙。

  其实,新股申购有时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并不难。有传闻,中国银行200亿元A股IPO将借鉴H股发行时的"一人一手"制,若真是这样,或许开心的就是散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 信用承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