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日前公布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居民对于投资股票的信心明显回升。这项于今年2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表明,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8%,较上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相应地,选择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为“股票”的居民人数占比为4.1%,较上季提高0.4个百分点,改变了2004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该比例持续下降的状况。
这显然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须知,伴随着从2001年三季度以来的股指大幅下跌,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信心迅速下滑,几乎所有权威机构的每一次调查数据都显示股市资金正在流出,投资者对股市的期待也趋于幻灭。股市4年调整,对应的是投资者4年的累累亏损和市场流通市值的大量蒸发。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投资股票信心回升,这是继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又一次回升,这表示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把目光转向股票市场,并开始进行股票投资了。而这一调查结果显然也是与今年一二月份股民开户数大量增加相印证的。正因如此,从这一调查结果中,许多市场人士及投资者看到了2006年股市的希望所在。
笔者也为这一调查结果深受鼓舞。不过,兴奋之余,笔者认为对待“居民投资股票信心加升”之结论有必要辩证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认为“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8%,较上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但这种回升,是建立在2001年以来投资者信心大幅下跌后出现的,因此,它仍然还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比方说,尽管居民买房意愿下降,但未来3个月打算买房的比例仍高达18.2%。也就是说,当前打算买房子的居民数量是打算买股票的2.28倍。甚至未来3个月打算买车的居民人数占比也达到9.8%,高出看好股票投资居民人数1.8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调查结果还显示,目前选择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为“股票”的居民人数占比仅为4.1%。尽管有8%的居民认为当前“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但实际上,这其中仍有将近一半的居民并没有把股票作为自己最主要的金融资产。他们对股票的看好还只是一种“口头上”的看好。而从历史来看,2001年二季度的时候,选择拥有最主要金融资产品种为股票的居民人数所占比例高达12.1%,差不多是目前的3倍。
还应看到,城镇居民对股票投资的信心之所以回升,也是有一定客观背景的。换一句话来说,是与股票市场的“赚钱效应”密切联系的。一般说来,央行所进行的这项“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其中关于股票投资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与调查时股市行情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调查时股票行情上涨,则认为“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就会上升,否则就会下降。
如2004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该比例之所以持续下降,这基本上是与这段时间的行情发展总体下跌的趋势相对应的。2005年3季度这一比例呈回升之势,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年七八月份股票行情一路上涨,而调查又在8月中、下旬进行,因此看好的人数就上升。
2005年第四季度的调查显示,投资者投资股票信心再次下降,其关键就在于当年9、10、11月份的行情一路走低,因此在当时于11月中、下旬进行的调查中,投资者自然也就对股票难以看好。最近进行的2006年1季度的调查是在2月中、下旬进行的,从去年12月以来到调查进行之时,股市一路上涨,所以就有了本次调查居民投资股票信心的明显回升。
因此,透过“居民投资股票信心回升”之结论,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投资者对股票的信心总体还是不高的,居民对股票投资的信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居民对股票投资信心的提高是与行情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对股票的投资信心,作为管理部门来说,还有必要从活跃股市的角度作出更多的努力,要精心呵护股市行情的发展。否则一旦股市行情下挫,那么,居民对股票投资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央行进行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还将继续证明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