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走熊管理层不答应
    佛语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把这首诗移植到股市里来,对于投资者认识当前市场上的这场1300点之争倒是很有意义的。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沪指向1300点的逼近又回落,一些市场人士围绕着1300点的得与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1300点不可能轻易被征服,1300点就像一道坎甚至一座山一样挡在股指的面前,难以跨越。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1300点并非行情的终点,攻克1300点只是行情的第一步,下一步行情还将向1500点甚至1700点进发。

  当然,也有一种折衷的观点认为,1300点是股市牛、熊的转折点,攻上1300点,股市将进入牛市;否则,股市还将回归熊途。因此,市场对1300点的争论,伴随着股指的进退,可以说是激烈而又精彩纷呈。

  那么,1300点是否真的如一些市场人士所分析的那样具有重大意义呢?笔者以为,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用一种静态的眼光来看,股市在1300点附近确实演绎了许多难忘的故事。比如,在2004年之前1300点曾经是股市的一个“铁底”,2002年年初、2003年年初、2003年年底、2004年年中,股市曾打响过四次“千三保卫战”,直到2004年底,1300点被有效击穿。随后在2005年的春季行情里,1300点成了当时行情的顶部,如今股指再次兵临1300点城下,这就难怪一些市场人士与投资者对1300点“耿耿于怀”。

  其实,用这样一种眼光来看待1300点完全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做法。正如刻舟求剑这个故事所感慨的那样: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如今,我们的一些市场人士与投资者所犯的就是这样一个错误。虽然指数同是在1300点附近,但如今的1300点与昔日的1300点又有什么可比之处呢?

  其一,是投资价值的不同,其最明显的表现是当前的市盈率远远低于当时的市盈率。如2003年11月18日,沪综指为1316点,其整体市盈率为32倍;而如今,股指逼近1300点附近,但股市的市盈率却只在16倍左右。可以说,目前1300点的投资价值是2003年11月份时的两倍。

  其二,投资者队伍不同,其最明显的表现是机构投资者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最近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不仅投资基金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且社保资金入市的规模也进一步增大,并且,QFII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保险资金也已直接入市。

  其三,个股股价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一些蓝筹股及被机构投资者所挖掘出来的个股,其股价早就达到了1500点甚至更高的位置;而一些被市场所遗弃的个股,其股价只处于700点甚至更低的位置上。因此,1300点对于这些个股来说,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由于一些指数失真的原因,这也使得如今的1300点也远不是原来的1300点。可以这样认为,目前的1300点只是投资者的一个心结而已,而并非是一座压迫大盘上行的大山。

  实际上,只要政策面暖风频吹,股指攻克1300点甚至更高的点位,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反,如果政策面偏冷,比如,新老划断,特别是股市融资与再融资重走圈钱的老路,那么,1300点即便是今日被多方攻占了,明天也会丢掉,甚至连同1200点、1100点一块丢掉也未可知。

  作为投资者来说,与其关注1300点的得失,倒不如关注政策面的变化情况,不如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情况。

  毕竟就是在近几年的大熊市里,股市里也有股价创新高的牛股出现,更何况如今的股市稳定发展是主基调呢?股指若想继续走熊,首先得问管理层答不答应。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用户反馈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