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国股市暴涨,沪市B股指数更“疯涨”到几近涨停。虽然是“迟到的预言”,但曾经被市场人士津津乐道了多年的“海啸式行情”还是有了点“市场”。从时间上看,鸡年交易实际只剩下了一周,但笔者断言的“凤尾行情”和“政策行情”、“年报行情”、“两会行情”形成了合力,其力道还真的非同小可———笔者预期的“狂犬吠日”初露端倪。
其实,从场外资金的视野来看,股市的“天”早就“亮”了;只不过,到今天为止,1300点甚至1500点以上被套牢的投资者才会有同样的感觉:天亮了,股市的“晴雨表”功能开始隐约可见。而凭着“合并想象”牛起来的B股从让人“一声叹息”演变为如今的“卧虎藏龙”,不过是中国股市“天亮了”的一个写照。
曾几何时,我们也有过“6·24行情”这样的“辉煌”,但那时的市场环境却是渺无希望的,为政策激动一分种,或许需要一年时间来修复激动带来的创伤,最终的感觉,便是“生”错了地儿,“爱”错了人儿。但如今,世道变了,政策成了政治,改革变成革命,股权分置改革已经从根本上开启了一场全面“还原”股市真相的伟大运动。而因为要“还原”,因此监管层出台政策的指向性也变得明确异常。
许多投资者根本想不到的市场“新道具”都以近乎决绝的方式被推上前台,许多投资者想不到的新政策也都以近乎冲锋的方式接踵而来。而所有这些努力的目标都是为了夯实股市基础,打造一块能真正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乃至能让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飞天”的“摔不烂的瓷器”(真的“摔不烂的瓷器”已被成功应用于我国航天工程)。
众多场外资金尤其是目光敏锐的境外资金看到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的背离,也看到了这种背离正在被国人竭力消除的希望,所以他们来了———他们不仅早就对有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中国股市“两眼放光”,而且早把目光瞄准了更具体的目标:选股成了他们前两个月一直在做的功课。
当屠光绍发表“火锅论”、尚福林发表“突破论”之后,机构们的选股步伐便由“小路”变成了“狂奔”:有潜质的G股、银行股、资源股、军工概念股、并购概念股等等,都成了他们的“篮中菜”。
而在舆论层面,尚福林主席再提“突破论”,“1223.56点重复的巧合”也被人解读为“股票值钱了”,而“10年大牛市”的预测,也被某些喜欢激动的“股市诗人”狂想出来。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股市氛围已经开始发生质变,市场开始用正面想像来解读传统意义上的“利空消息”。看空,开始变得不大“时髦”。
其实,正如笔者曾说过的,“所谓股改,本质上便是把原先利益格局中隐藏的矛盾一层层剥落的过程。所以,股改之初焦点在证监会,其后在国资委,再后又在外资机构,而如今似乎转到了民营企业。”而股改重心的一次次转移,都是中国股市深层矛盾一次次被曝光、中国股市基石一次次被夯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参与者表现出了犹豫,但却没人选择也没能选择回避,解决问题成为“必须”的共识和行动。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本次“烘热火锅”的过程中,监管层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对“股市心脏”中石化等指标股呵护有加,不仅没让其“掉链子”,而且还让其充当了冲击关键点位的先锋官。
新年伊始,“外资大军”空前扩容,有人说“好”,有人言“忧”。的确,从资金供应看,QFII的扩军的确给二级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希望,但从冲击力考虑,我们的股市或许还会因此经受许多考验。但不论怎样,外资倒逼下的中国股市无疑会“还原”得快一些。
对于大跌了4年多、已经处于历史谷底的中国股市而言,“还原”快便意味着它成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速度在加快。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多年来一直是全球翘楚。
2006年,中国股市能够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而实现我国一代股市人多年来的梦想么?我们不妨拭目以待。令人欣喜的是,从目前行情演绎的趋向来看,我们打造这个“晴雨表”的努力已经得到回报。
所谓“牛市”或者牛市中的跌宕,不过是“晴雨表”校正准星的表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