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天字号大红包的合理性
    由于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并长期处于高位,境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近日,中央财政给予中石化集团一次性补偿人民币100亿元。其中,中石化及其附属公司获得一次性补偿人民币94.15亿元。补偿资金将计入各上市公司2005年利润总额。

  100亿元,算得上一个天大的红包了。那么,这个红包是否合理呢?

  相关数据显示,中石化1-6月在炼油板块中的经营亏损为12.96亿元。但是,同期中石化的净利润则达到了180.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也就是说,中石化依然是大赚的。在中石化炼油厂伴随油价上涨亏损的同时,其上游子公司却从油价上涨中深深受益,作为一个集团公司,是否非得做到所有的公司都赚钱才算完美呢?

  事实上,石油巨头们叫苦的声音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他们的利润一直都在上升。在拥有丰厚利润的情况下,财政补贴是否必要?

  更何况,现在国家对国企并不享有收益权。12月22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国资委最大的权没有落实,就是收益权。因为出资人最重要的权是收益权。"经李主任提醒我们才弄明白,国家大力扶持国企,竟然连分红的份也没有。如此,财政补贴是否冤了点?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炼油亏损是否可以全部推到境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这个因素上来,进而,由纳税人来埋单呢?齐鲁石化窝案就很说明了问题。据媒体披露,从经理到中层干部,相继有20多人涉入此案。其中,原齐鲁石化催化剂厂厂长王斌通过境内外多种渠道,将1000多万元赃款陆续转移到香港和南非大肆挥霍。正是诸如此类的贪污、挥霍行为,使得齐鲁石化在行业繁荣期内,生产和经营却连连亏损。仅2001年,齐鲁石化账面亏损就达5.75亿元,潜亏8.8亿。

  除却上述因素,人员臃肿、机构膨胀、效率低下等等,也往往是导致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因而,在财政补贴之前,至少应该弄清楚,炼油亏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到底哪些是政策因素造成的,哪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后才能谈补贴问题。

  其实,即便抛却中石化的因素不提,单就这笔100亿元的财政补贴而言,也是弊端重重。中海油在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时,美国政府百般阻挠的一个主要借口就是中海油有政府背景。

  为了澄清事实,中方曾多次强调中海油的独立性。今天,当中央财政将100亿元的大红包送给中石化的时候,如果再面对同样的指责,我们该如何解释?

  而且,财政补贴并非万能良药。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中就指出,对石油产品进行补贴,虽然在短期内"可以缓解高油价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但这种做法的机会成本很高,并有可能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另外,虽然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油价,但是,如果算上养路费等各种费用,中国的油价其实是高于国外的,这个账相关媒体早就算得一清二楚了。假如纳税人并未从低油价中获利,那么,他们有必要送红包吗?

  更重要的是,100亿元的大红包,出自财政,是否经过了财政预算?是否经过了人大审查和批准?假如经过了财政预算,如何能提前就预估到油价飞涨会导致炼油行业亏损呢?退一步说,即使预算调整方案得到了人大常委会的审查和批准,那么,在岁末,这100亿元从哪里出呢?

  在依法行政日渐深入的今天,对于程序的合法性,有关方面或许应该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让这个大红包看起来名正言顺。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用户反馈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