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第一人”嫉慢如仇
    最近,梁稳根以"股改第一人"的荣誉而成为CCTV正在热评中的"2005央视经济年度人物奖"的候选人。12月16日,梁稳根应CCTV之邀,在上海交大举行了专场演讲,赢得了年轻学子们的热捧。

  "股改第一人"的

  "先知先觉"

  2005年4月12日,中国证监会负责人在北京宣布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消息一披露,股权分置改革顿时吸引了市场内外人们关切的目光。

  其实,就在这一天,中国证监会官员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举动未曾见报。这天上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出现在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公司总部,与公司董事长、总裁梁稳根进行了一番长谈。

  屠光绍此行是有明确目的的。因为,"三一重工"这家公司早在他的心里挂上了号。早在2003年7月,"三一重工"向中国证监会申报上市时,就提出了股权全流通的大胆设想,引起了证监会官员的高度重视。2004年3月,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梁稳根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时候,又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了相关议案。

  与股改"急先锋"三一重工不同的是,尽管市场对股改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相当一批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对此并没有很高的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股改中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担心丧失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而身为民营企业的"三一重工"却没有这样的担心。梁稳根表示,"三一重工"之所以一直对股改抱有热情,主要是认为股改可以解决大股东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完善的资本平台,把企业经营得更好。

  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个性化"的原因------梁稳根"嫉慢如仇"的性格。在他看来,不讲速度和效率的"错失良机"简直就是犯罪。

  "三一重工"的行动可谓神速。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股权改革的试点正式启动。第二天,"三一重工"大股东"三一"集团及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即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股改方案。5月8日,证监会确定了包括"三一重工"在内的首批4家公司的试点名单,5月10日,"三一重工"就率先公布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梁稳根为"三一重工"股改提出三个总体目标:一是提高改革的成功率,二是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三是提高企业在投资者中的美誉度。

  舆论指责中"急流勇进"

  5月10日,"三一重工"推出股改方案,由控股大股东三一集团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为每10股送3股,另外派送8元现金。相较于当时一起进入试点的另外3家公司,"三一重工"的对价方案并不低,但出乎梁稳根意料的却是,方案一公布,便招来了一片骂声。

  梁稳根一度对此感到很委屈。但很快地想通了。"中国股市积累了太多的问题,投资者心里有气,找个机会发泄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既然有勇气第一个参与股改,就应该有勇气接受投资者的批评。"他对自己说。

  梁稳根向公司高层提出了修改对价方案:由原来的每10股送3股提高为每10股送3.5股,原来提出的派送8元不变。有的董事听了梁稳根的提议后提出,大股东为此要多支付300万股的对价,加上4800万元现金补偿,大股东的牺牲是否太大了一点?因此他们建议是否可以改为每10股送3.1股或3.2股,象征性地提高一点,以平息市场的意见。

  但梁稳根认为,提高对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平息市场的意见,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向流通股东让利。在他的坚持下,每10股送3.5股并补偿8元的对价方案最终确定了下来,并随之于5月24日向社会公布。

  真诚,换得一路的绿灯

  股改方案修改以后,投资者看到了"三一重工"对投资者的诚意,市场上的批评渐渐少了。

  但是,梁稳根却通过这一场风波看到了市场的力量,他对股改工作的推进丝毫不敢懈怠。从最初公布股改方案到6月10日公司召开就股改方案进行表决的股东大会,这一个月成了梁稳根最忙碌的日子。

  在梁稳根的要求下,在这一个月里,"三一重工"的IRM工作组每天中午12点之前都要提出一份媒体监控报告,专门为此设立的监控小组收集了将近700篇新闻报道,近4000条相关信息,并据此提出了49条对策建议。6月5日,在"三一重工"进行网络投票的前一天,梁稳根又派出200多人奔赴全国各地重要的证券营业部,与中小股民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在股东大会热烈的气氛中,"三一重工"的流通股股东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据最后统计结果,参加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的流通股股东共6144人,代表股权46034391股,其中投赞成票4916人,代表股权43014104股,占93.44%。

  虽然股改方案顺利通过了,但梁稳根对股改的负责态度并没有改变。为了让流通股股东真正放心,6月17日,在"三一重工"复牌后,控股大股东三一集团发布公告,称将投入不超过2亿元的资金增持"三一重工"的流通股。

  如今,三一集团的承诺已完全兑现。有证券分析师认为,三一集团推出的资金增持流通股稳定股价的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股市稳步推进全面股改的一个重要参考模式。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评论说,"三一重工"是股改中第一个成功走出来的企业,实现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双赢,对其他企业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用户反馈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