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颜童心
    杨老伯的故事读来令人叹服。年近八旬的耄耋老人,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天天读报看电视,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参与着中国证券市场,而且收益出人意料的好,真可谓鹤颜童心、老当益壮啊。

  不知什么时候起,老年人炒股成了中国股市独特一景。其实笔者历来主张人生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比如20岁前当以学习为主;20至30岁,初涉社会,是人生的实习阶段,要勇于实践,积累经验,选择并修正自己的方向;30岁以后至退休,则以职业生涯为主,当然还得体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生命历程;退休以后则是享受生活,安度晚年了。这是人生旅途的一般规律。与此相对应,人们的理财,在不同时期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如35岁前可以激进点,适当冒险,参与一些风险市场;35岁至55岁,则以推进自己的事业为主,辅以稳健型投资;55岁后,则应取较为保守的理财策略,不要冒什么风险,以保持身心轻松愉悦,甚至可逐步收回部分投资,更好地享受一生辛劳所积累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主张老年人炒股,更反对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老人,还在把自己牙缝里省下的钱,用于投资炒股。

  似乎任何普遍规律都会遇上挑战者。杨老伯的经历似乎就颠覆了“老年人不宜炒股”的定律,令笔者汗颜。但如果我们撇开年龄问题,杨老伯的股市实战经验,对我们还是颇具启发意义的。同大多数股民一样,杨老伯在冲动中懵懂入市,初期经历过漫漫熊途,有过亏损72%的失败记录,有过无数备受煎熬的不眠之夜。但与众不同的是,有着财务知识基础的杨老伯在股市转暖后,能下功夫研究上市公司,从行业景气度、公司的现金流、到股票交易情况,他细致的研究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因此,他的收获决不是上天的恩赐。

  投资收获给杨老伯带来了极大的快乐,生活极其简单,烟酒不沾,也没有打牌之类小嗜好的他,竟将炒股作为他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乐此不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积极关心上市公司的运作,并将自己的炒股经验与他人分享。从2001年起,杨老伯已经退出“江湖”,但他身退心不退,仍经常看报看电视了解经济形势,帮别人分析股票,不知不觉中,成了当地人喜欢的“民间股评家”。呵呵,他又在转型中找到了新角色。

  有时,我想,财富的多少还在其次,人哪,到什么年龄都能保持这种生活热情,多好。(安立)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用户反馈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