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8年时间,股市从1000点走回到1000点。6月2日收盘,10块钱以上的A股只剩下了不到50只。现在的A股市场,看多和看空的声音似乎一下子都低沉下去,大家全部看傻了。如此股市,遍地是惨痛和辛酸,自然是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了。
和谐,需要良好的环境,需要大家的努力。有经济学人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有个将来,那将会是与他人在一起的将来。”十多年了,回顾中国股市的发展历史,我们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是否应当扪心自问呢?
监管层应该扪心自问。有没有在市场管理方面坚决体现“三个代表”、体现科学发展观呢?大的方面也许并没有过失,但细节方面有没有疏漏呢?最近,大型国企纷纷到境外上市,民营企业也忍受不了漫长的等待而改换门庭,国内股市吸引力大为下降,这些难道不应该引起监管层的反思吗?
上市公司应该扪心自问。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和谐股市的最根本的保证,这话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然而这些年来对股市伤害最重的案例,屡屡有上市公司的积极参与。银广夏造假、新太科技偷钱、亿安科技操纵、四川长虹巨亏……,上市公司的信用度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中降到了冰点。现在说“蓝筹股”的价值投资,说10倍市盈率,说净资产值,然而谁又能保证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会在一瞬间(比如更换一个领导)“变脸”呢?面对这样缺少信誉、缺少信任、缺少信用的现实,我们到哪里去找股市的价值中枢呢?
机构们没有责任吗?券商的声音现在低下去了,除了“托管”、“清盘”一类的新闻还在回荡。保荐人还不错,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可以把他们当年包装上市公司的“聪明才智”用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设计上了。此外,曾经不可一世的基金们,在“一九现象”盛极而衰的现实面前,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一基独大、视普通投资者为无物的发展模式到底能走多远?
普通的投资者除了怨天尤人,难道不该自我反省一下吗?难道他们对构建和谐股市就没有责任吗?不说当年的追涨杀跌过度投机,“股市有风险”的格言早已被抛之脑后;就说如今对股权分置举措以“叶公好龙”的姿态应对,总是幻想或逼使政府出台拯救市场之对策,怎么能算是个理智的态度呢?
和谐股市是什么?是投资人回报的满足,是上市公司的合规运作,是监管当局的合理管理,还是单纯的股指上升?这是个很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在这个多方参与的市场上,是疯狂投机的全输,还是和谐相处的多赢?又回到那句话了———我们的幸福和未来,实际上也是周围所有人的幸福和未来。
现在证券界正流行一本书《伟大的博弈》,美国股市花了两百年的时间从疯狂投机到渐趋和谐,其经验教训原本可以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的。如今1000点的代价,10000亿流通市值的损失已经充当了“学费”,在8年来的新低上,我们的和谐股市何时能从头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