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特性与分类
一般来说,在原油的加工过程中,较轻的组分总是最先被分离出来,燃料油(Fuel Oil)作为成品油的一种,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燃料油主要是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燃料油主要用于炼油与化工、交通运输、建筑业和冶金等行业。目前,锅炉烧油、发电用油出现较大幅度减少,而船用油市场需求却呈稳定增长态势。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
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量,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燃料油、减压燃料油、催化燃料油和混合燃料油。常压燃料油指炼厂常压装置分馏出的燃料油;减压燃料油指炼厂减压装置分馏出的燃料油;催化燃料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燃料油(俗称油浆);混合燃料油一般指减压燃料油和催化燃料油的混合。
根据用途,燃料油可以分为船用燃料油、炉用燃料油及其它燃料油。
主要质量指标
燃料油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分、灰分、沉淀物、铝+硅、净热值、钠、废润滑油和酸值等。
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100℃)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m2/s。
含硫量。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闪点。闪点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灰分。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灰分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总沉淀物。沉淀物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烧。
铝+硅。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当指标超标时将导致汽缸严重磨损,造成发动机故障,带来经济损失。
净热值。净热值是评价燃料油最终发热做功的指标。影响净热值大小的因素相对多样且不确定,是燃料油用户最重视的经济指标。
钠。钠指标用于鉴别运输途中是否因海水的引入而提高盐含量,因盐会引起设备的腐蚀。当以残渣燃料油为燃料时,低熔点的钠化合物是船用柴油机的阀件、喷嘴及涡轮鼓风机叶片上产生沉积而造成腐蚀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求钠含量小于50mg/kg。
废润滑油(钙+锌或钙+磷)。船用燃料油不得含有使船只安全遭受危险或对机械性能有不利影响、对船上人员造成伤害、从而整体上增加空气污染的任何添加物和化学废物,不得混入废润滑油。
总酸值。酸值表示氧化变质的程度,无机酸会腐蚀设备, 易造成漏油污染,因此要求其含量不高于2.5mgKOH/g。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燃料油的强制性国家质量标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于1996年参照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燃料油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ASTMD396-92燃料油标准,制定了我国的行业标准SH/T0356-1996。
2010年7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新的船用燃料油标准ISO8217:2010版正式生效。以此为参考,上海期货交易所结合我国燃料油市场的发展,修订了燃料油期货合约的品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