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无疑是公募基金。几乎所有公募基金在其契约中都宣称自己尊崇的是“价值投资”,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基金在高估值时买进,但在低估值时卖出,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稳定增长,这同基金宣称的价值投资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机构投资者散户化”成为广受市场质疑和诟病的突出现象。
股指期货从去年4月推出至今,不仅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了崭新的金融工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完善了市场长期缺乏的做空机制,从而能够推动市场参与者构建合理的“价值投资”理念。这是因为:
首先,可灵活运用股指期货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对于公募基金来说,股指期货的两个最重要功能在于:一是能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来调整基金仓位,规避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二是利用股指期货保持投资组合的流动性,灵活地应对基金的申购与赎回。因此,随着机构投资者合理运用股指期货,未来可避免重蹈由于基金重仓股集中抛盘加剧下跌、基金多方博弈后导致双输的市场困境。
其次,增强个人投资者对于长期稳定增长的认同。股指期货为股市提供了风险对冲机制,使得原先无法实现的绝对收益投资策略成为可能。在股市追求投资收益的长期稳定增长也就成为可能的目标。股指期货推出后,将逐步扭转个人投资者原先过度注重短期收益的不成熟投资理念,转而关注资产的长期稳健增长,最终将影响基金经理人的投资操作方式,有助于基金投资消除由持有人投资偏见带来的干扰,真正践行“价值投资”理念。
再次,丰富机构投资者类型,促进股市价值投资。与我国股市相比,海外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类型更为丰富,其中包含了诸多追求长期稳健投资收益的保险资金、养老基金、大学捐赠基金等机构。股指期货推出后,借助其风险管理功能,各种投资策略和操作手段更加丰富,各类保本策略也可以灵活、有效地得以运用,可以吸引大量原先通过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以获取稳健投资收益的机构投资者进入股市。与此同时,随着该类机构投资者股市投资比例的大幅上升,将促进股票市场的估值更加理性、合理,从而减弱由于高风险偏好的市场参与者比例较高而导致市场波动较大的不成熟现象。机构投资者类型的日渐丰富与股市估值体系的更趋合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共同促进市场参与者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普遍认同与采纳。
注重资本增值和持续盈利是机构投资者的长期生存之道。随着股指期货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目光将更为长远,股指期货也将推进“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传播,并最终将有助于促进我国股市的长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