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一位银行领导说,某百十元的次级债最低跌到十几元,而一些被评为AAA级的外国债券也出了问题,很纳闷,华尔街当初怎么评的级?说到底,市场的泡沫还是来自评级的泡沫,评级的泡沫又是怎么来的呢?
不排除评级中可能存在不规范或者恶意的欺诈,当初唱衰中国银行业,然后大举买入银行股者有之;唱衰中国央企,然后低价大肆进入中国石油者有之;前不久某外资机构的投资总监谈到“中国股市要到16-17倍市盈率才有投资价值”,但顺着这个说法一想,大约相当于上证指数1500点左右的位置,难道真的这么悲观么?想起同样是该国的SEB竞购苏泊尔,先报价47元在二级市场上收购,按照2006年业绩算,市盈率是80倍,即使按照后来的成交价,市盈率也是60倍,如果中国股市要到16-17倍市盈率才有投资价值,干吗出这么高的价儿买苏泊尔?
记得有句话说“褒贬的是买卖”,我们确实常看到这种情形:一边翻拣着货物一边挑着毛病,但最后却一点都不少买,挑毛病的目的是为了压价,压价的目的还是为了买得更便宜。当然,评级难免会出错误,但次级债如此大跌眼镜,总是让人觉得后边有些猫腻,看将来司法调查的结果吧。
除了恶意的、不诚信的评估之外,人也可能受极度乐观或悲观氛围的影响给出不尽客观的评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说起文人骚客登上岳阳楼的心境,“淫雨菲菲,连月不开”的时候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的时候则“其喜洋洋者矣”。看来触景难免生情,情绪难免受环境影响,所以范仲淹提出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但说到底,即使人本着尽可能公平客观的原则,仍然可能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给出很失准头的评价。
比如说吧,行情在3000点的时候,预测某企业06、07、08年的业绩分别是0.3元、0.5、0.7元,给08年30倍的动态市盈率,于是股价上涨目标是21元,结果股价果真涨到21元,于是又一次给出评级,这时候对06、07、08年的业绩预测变成了0.4、0.7、1.1元,然后给08年40倍的动态市盈率水平,于是上涨的目标就变成了44元。
这种司空见惯的逻辑显然是有漏洞的,动态市盈率的倍数或许可以因为市场的上涨而水涨船高,但股价再怎么变,上市公司的经营没有变,业绩预测也跟着股价变就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了。业绩的预测当然可能影响股价,但股价的涨跌不能反过来影响业绩预测,好比身高可能影响影子的长度,光线的角度也会影响影子的长度,但影子的长度绝不可能反过来影响身高,对不对?
也对,也不对。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是这样的,但如果对于交叉持股很普遍的情形也可能会变,比如甲乙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一旦市场上涨,甲乙的股价也都涨了,结果甲乙潜在的投资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都增加了,于是一切都改变了。
日本当初就是这样,大企业、财团之间相互交叉持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上涨,股票、地产都上涨,东京的房地产总值一度超过了整个美国的房地产总值,泡沫吹到了很荒诞的地步,结果泡沫破灭的时候,没了。
说起来,这种分析模式还是有问题的,评估者过分依赖股价的涨跌和市场的氛围,以一种看似科学、看似合乎逻辑的方法得出了极不科学甚至荒唐的结论。当所有的变量都随着情绪而变化的时候,整个系统叠加起来的结果就很滑稽,因为这个过程中误差被过度放大了。说起来都是因为“人逢喜事精神爽”,“爽”得有点过了。
第三个失真则可能是通过媒体扩散的过程。
臭名昭著的纳粹党徒、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说过一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这话缺德得很,因为它冒犯了天理。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足够的力量就能够挑战真理。遗憾的是,这句话有时候还真应验。比如互联网发达了,一句谣言或者一桩奇闻很快便传给成千上万人,如果错了呢,由于先前的谣言太吸引眼球,所以始作俑者有时也没有更正的兴趣,就这么以讹传讹下去。所以,在网上经常看到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比如“1800名分析师一致看好的大牛股”,哪儿来的1800名呢?莫非尊驾对1800人吹了一把“集结号”?还是吹了一把“牛皮”?1800人共同看好的玩意儿能赚钱么?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有时候谎言经过一千个人的重复也是真理。过去有个三人成虎的故事,一个人说大街上出现老虎了,没有人信,等到有三个人说的时候就成了真事儿。人多力量大,人多了,谎言的力量也大。
说来说去,泡沫虽然存在于市场,但归根结底是存在于人们的脑子里、做事的模式里和传播的过程中。把这些细节捋清楚,选择更为合理的推理和估值方式是很重要的。
市场上有泡沫未必会赔钱,但脑子里有泡沫一定会赔钱。试想,脑子不仅进了水,而且起了泡,能不赔钱?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庸人一扰就生事,何况唯恐不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