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
市场中人,包括许多专家在内,几乎都把"泡沫"视为股市的天敌,却很少有人界定过"泡沫"的涵义及其生成机制。其实,股市和泡沫如孪生兄弟,华尔街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就叫作泡沫制造业"bubble maker"。当我们把市净率和市盈率作为价值发现的指标时,两类数量概念出现了:一个是账面值,另一个是市值;一个是真金白银,一个是未来预期。华尔街经营预期,调动市场情绪,从而把静态的资产和收益变成了动态的预期和成长,造就了现代证券市场,所以我们说,"做市"(Market Making)是当代投资银行家的绝技,也有人说这就是"价值发现"。
股市泡沫的源头是证券市场能够把一块钱的东西卖出天价,因此一定是泡沫越大,证券化的动机就越强,优质资产注入股市的机制就越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股市泡沫的"魔力"。证券化的资产注入一定是源于市值高于净值,市场预期高于实际盈利,而高多少是合理预期,高多少是股市"泡沫"?却永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行为金融学界定"普通人"和"投资人"的差别时发现,人一旦变成投资人,就必然出现一些普通人所没有的"行为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痛恨遗憾"(Aversion to Regret),投资人最厌恶的是错失良机,看到想到而没有买到的赚钱机会常常使他们追悔莫及,乃至痛心疾首。情绪和预期在投资人身上都来自于信息,把信息的传递机制纳入模型,会发现股市信息的传递链条必然产生放大和失真,姑且译为"信息功放"(Information Cascade):某甲赚钱了,某乙问之。答曰:不多,(赚了)百来万而已,才十几倍。某乙告知于某丙,某甲百余万赚了十几倍!某丙惊呼:发了!上千万了!!(一个十几万的账户就变成千万亿万了)如此再传递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牛市奔腾,一定要有人吹泡,有人注资。泡沫越大,注入越多,就会形成信息功放的良性循环。股市泡沫的价值发现功能概源于此,当然不是仅此而已。痛恨"泡沫"的专家学者通常是一些自诩清高而不屑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所以说些外行话也不足为怪。投资人更非圣贤,又身在其中,通常也是在熊市来临之时才会疾呼泡沫可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各国的经验证明:泡沫只有在破灭之时才会消失(Bubble disappears only when it burst)。所以格林斯潘老前辈主政多年,却始终反对采取任何措施去消除资产泡沫,只是采取措施减少股市或房市的泡沫破灭所造成的损失。在投资人和市场的博弈之中,信息功放的失真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注入股市的资产绝不可能都是优质资产,常常是通过股市泡沫的洗涤之后才变成优质资产的。人们热烈追捧的银行股就是一例,当年如果不是因为坏账缠身,国有银行怎么会选择股票上市?如果没有上市的公开透明,银行股又何来今日之"金光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