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桥水、索罗斯的持仓 看未来的投资方向
    

随着13F报告的披露,海外顶级大佬的最新持仓曝光!桥水与索罗斯,是国际与巴菲特的伯克希尔齐名的投资机构,而在他们的持仓来看,有着独特的方向。

1、桥水基金加仓消费股、减仓中概股

先来看看2021年一季度桥水基金的动作,根据13F数据平台Whalewisdom统计,在桥水Q1持仓中,总共增持204个标的、减持123个标的、新进127个标的、清仓197个标的。

加仓方向是消费,重点的是宝洁、劳氏、可口可乐、强生和沃尔玛。重点减持的方向在黄金、标普500ETF和中概股,新建仓是苹果和特斯拉。

此外,桥水一季度还新建仓了福特汽车(159万股)、通用汽车(34万股)、Lululemon(11.9万股)、理想汽车(21.2万股)、家得宝(13.6万股)、杜邦(46.7万股)、Under Armour(42.3万股)等。

继续加大了对银行板块的投资,增持富国银行68.3万股,增持美国银行43.1万股。

在面对中国资产方面,桥水的处理方式的是尽可能的避免风险,不过在低风险的中国类资产方面加注。早在4月份,桥水基金的总裁达利欧就表示“”全球投资者对于美债很长时间都是超配的,但对中国资产尚处于低配程度。中国的债券市场相对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这次在一季度,桥水基金大幅增持中国类指数基金,分别是中国大盘ETF和MSCI中国ETF,中国大盘ETF是在美国上市的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中国ETF之一。

而对于中概股,大概率是短期内的反垄断的事件利空以及存在一定的估值泡沫的背景下,进行减持。但是国内的中概股依旧是中国最好的投资类资产,反观在特斯拉卖出又重新买入的行为。

或许在未来,大概率还是能够看到桥水基金对于中概股再次看好并买入。可以看到,当一些中概股落入到一定的性价比的区间的,桥水基金已经在行动了,比如加仓陆金所、贝壳、新东方、百济神州等。

上述的仓位变化,其实也是反应了桥水基金对于未来国际投资环境的判断,首先达利欧则认为,目前信贷和资金的供应在增加,政府可以发行更多货币,包括美国在内,这会产生很大的赤字。在这样的环境下,债券的收益是很低的,甚至会出现负收益,那样就不太可能看到需求。这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加息,或增加购买以保持价格,这将让自己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是不可持续的。

同时,由需求急剧增加而引起的通胀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但由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是值得关注的,当央行创造了大量货币和信贷,推高通胀,将导致货币贬值,人们购入债券是为了获得可观的回报,但在央行大量印钱的情况下,现金将不值钱,投资者所持有的债券回报也不会高。

所以,应对未来通胀预期的加剧,选择的策略便是能够对冲通胀带来的风险变化,反映在仓位的便是大规模的加仓消费类以及银行类的公司股票资产。

2、索罗斯大抄底

与桥水基金一季度的动作风偏完全不同的是,索罗斯的基金则是在一季度大规模的去抄底。

来看下,在2021年一季度,索罗斯的基金持仓规模在53.34亿美金,前十大重仓股比重在47.7%。

个股的动作来看,新进威亚康姆、百度、唯品会;重点增持霍纳房屋、亚马逊、谷歌、动视暴雪;减持的纳指ETF。

仔细拆分来看,按新增股份数看,唯品会当季排第三位,第一位是传媒巨头维亚康姆(VIAC),当季被增持431万股,市值1.94亿美元,第二和第四位的腾讯音乐(TME)和爱奇艺(IQ)分别增持165万股和102万股,市值分别超过3383万和1694万美元;另外,还买了7700万美元的百度。

一季度的动作,很容易的让人想起在3月份对冲基金Archegos的世纪大爆仓,在当时,Archegos爆仓事件开始曝光并持续发酵。据悉,Archegos Capital重仓了维亚康姆(Viacom CBS)、Discovery、百度、腾讯音乐、跟谁学、雾芯科技(RLX)等。其个人管理的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000亿)爆仓,创下了 “人类历史上最大单日亏损”,野村控股、瑞士信贷等多家国际知名投行也被拖下水。

在一季度财报中,瑞银公布损失47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公布这一数字为9.11亿美元。另外,野村证券损失了约20亿美元,日本三菱日联、瑞穗等都遭受了损失。

所以,索罗斯在一季度的风格那就是抄底,毕竟在Archegos爆仓事件发生之前,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并没有上述这些股票的持仓。不过,现在去看这些公司的股价,可以看到索罗斯并没有在这些公司身上赚到钱。

“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巴菲特经典名言再度响起之时,其实也不要忘了抄底,永远是投资中最危险的游戏。

小结

从这两位投资大佬在一季度的动作来看,两种不同风偏的基金在市场上不同的投资策略。但是,不容忽视的便是未来的投资环境会变得比前几年难,如何利用更好的资产去规避成为了当下投资者要去关注的方向。

达里欧选择了仓位对冲,而索罗斯的风偏更高,直接便是股价跌下来进行抄底。在投资存活了几十年的基金公司,或许在未来,各有各的收益。

(文章来源:格隆汇)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用户反馈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