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使用技巧
    

  1. 12存单法

  每月提取工资收入的10%~15%做一个定期存款单,切忌直接把钱留在工资账户里,因为工资账户一般都是活期存款,利率很低,如果大量的工资留在里面,无形中就损失了一笔收入。每月定期存款单期限可以设为一年,每月都这么做,一年下来你就会有12张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单。从第二年起,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如果有急用,就可以使用,也不会损失存款利息;当然如果没有急用的话,这些存单可以自动续存,而且从第二年起可以把每月要存的钱添加到当月到期的这张存单中,重新作一张存款单,继续滚动存款。12存单法的好处就在于,从第二年起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款单到期供你备用,如果不用则加上新存的钱,继续做定期,既能比较灵活的使用存款,又能得到定期的存款利息,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假如你这样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就会攒下一笔不小的存款。相信你在每个月续存的时候都会有一份惊喜,怎么样?有成就感吧。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耐性的话,还可以尝试“24存单法”、“36存单法”,原理与“12存单法”完全相同,不过每张存单的周期变成了两(三)年。这样做的好处是,你能得到每张存单两(三)年定期的存款利率(见表2-6的存款利率),这样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息,但也可能在没完成一个存款周期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这需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调整。

  另外,在实行12存单法时,每张存单最好都设定到期自动续存,这样就可以免去多跑银行之苦了。

  2. 阶梯存款法

  一种与12存单法相类似的存款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与12存单法配合使用,尤其适合年终奖金(或其他单项大笔收入)。具体操作方法:假如你今年年终奖金一下子发了3万元,可以把这3万元奖金分为均等3份,各按1、2、3年定期存这3份存款。当一年过后,把到期的一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三年定期,第二年过后,则把到期的两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5年定期,三年后你的3张存单就都变成三年期的定期存单,致使每年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这种储蓄方式既方便使用,又可以享受三年定期的高利息,是一种非常适合于一大笔现金的存款方式。假如把一年一度的“阶梯存款法”与每月实行的“12存单法”相结合,那就是“绝配”了!

  3. 巧用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很适合手头有大笔资金准备用于近期(3个月以内)开支的情况。假如手中有10万元现金,拟于近期首付住房贷款,但是又不想把10万简简单单存个活期损失利息,这时就可以存7天通知存款。这样既保证了用款时的需要,又可享受1.35%的利息,这是0.36%的活期利率的近4倍。举例来说,50万元如果购买7天期的通知存款,持有3个月后,以1.35%的利率计算,利息收益为1 688元,比活期存款利息450元,收益高出1238元;除利息税后,通知存款的收益则要比活期存款高出80%。

  理财提醒: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7天通知存款,若投资者在向银行发出支取通知后,未满7天即前往支取,则支取金额的利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此外,办理通知手续后逾期支取的,支取部分也要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支取金额不足或超过约定金额的,不足或超过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支取金额不足最低支取金额的,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办理通知手续而不支取或在通知期限内取消通知的,通知期限内不计息。关键是存款的支取时间、方式和金额都要与事先的约定一致,才能保证预期利息不会遭到损失。

  4. 利滚利存款法

  所谓的利滚利存款法,是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两种方法完美结合的一种储蓄方法。这种方法能获得比较高的存款利息,缺点是要求大家经常跑银行,不过看在money的份上,多跑跑银行也是值得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比如你有一笔5万元的存款,可以考虑把这5万元用存本取息方法存入,在一个月后取出其中的利息,把这一个月的利息再开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以后每月把存本取息账户中的利息取出并存入零存整取的账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获得二次利息,即存本取息的利息在零存整取中又获得利息。年轻的朋友不怕多跑银行的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存款时的忌讳

  1. 少用活期存款

  弊端就是损失利息,前面都详述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2. 储蓄存款不宜集中开一张存单

  一张存单金额太大,不仅不安全,如一旦遇到急用,需提前支取其中的一部分,会因此损失一部分利息,办起来也不如分散开几张存单方便与实惠。

  3. 储蓄存单不宜和有效身份证件放在一起

  储蓄存单要与身份证、印章等分开保管,以防被盗后犯罪分子支取。

  4. 储蓄存款不宜选择太长的期限

  一些人喜欢选择3年或5年期的定期储蓄存款,认为这样利率高。因为目前正处于低息时代,如果选择存期过长,存期内利率调高就会导致减少利息收益。比如:近期央行就提高了存款利率,如果你的存单都是五年期的,就得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要等到期取得利息划算呢,还是赶紧重新存入获取新利率划算。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用户反馈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