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因素”推动港股风生水起
    
  2005年,CEPA、个人游、泛珠合作、开放人民币业务、北上就业……这些与内地密切关联的词语频繁地出现在香港的经济用语中.“内地因素”对香港经济产生鲜明而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港股风生水起。

  “内地因素”中五大亮点

  亮点之一:CEPA创造3万个岗位和近万个富翁。cepa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截至2005年11月底,从香港输往内地的零关税货物总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免征关税3亿元;同时为香港创造了近3万个工作岗位。根据国际顾问公司的报告,2005年香港百万富翁的数目大约增加了9600人。美林证券指出,香港百万富翁人数录得双位数增长。

  亮点之二:内地企业赴港投资、集资双创新高。2005年1-11月,经商务部核准备案的内地非金融类企业对港直接投资额达到12.9亿美元,同比倍增,占同期内地非金融类境外投资总额的41.9%。同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集资也屡有大手笔,带动港股成交、集资创新高。

  亮点三:港人北上创业人潮涌动。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约有23.7万港人北上创业,比10年前增长一倍。这种趋势在《安排》实施的背景下更为突出。截至2005年6月底,港人根据《安排》在内地设立个体工商户1558家,注册资金近8200万元人民币。

  亮点四:千万内地游客带旺香港市场。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2005年内地访港游客超过千万人次,“个人游”旅客达到456万人次,扩展到内地的38个城市,涵盖近2亿内地居民。保守估计,仅2005年“个人游”的内地旅客至少可为香港带来60亿元以上的生意。

  亮点五:粤港、“泛珠”进入实质互动。2005年以来,粤港合作热络,相继签署了《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协议,制订跨地域合作及互补发展策略,积极开展或研究大型跨境基建工程建设,以打通区域运输脉络;两地政府还共同组团赴海外举办推介活动,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五项指标刷新纪录

  其一,集资金额。2005年是2000年科技网络潮以来最佳的一年。截至12月21日止,香港市场股份集资总额达2948亿港元,其中通过首次公开招股筹集的资金便达1653亿港元,占56%。以股份集资额计算,全年香港在全球排名榜上名列第四,仅次于纽约、多伦多、伦敦。

  其二,成交金额。2005年香港证券市场的全年成交金额也同样刷新纪录,达到4.4444万亿港元,每日平均成交金额180亿港元。

  其三,衍生权证。香港市场共有1647只新上市衍生权证,超过市场原先预测的全年发行量的1500只;而成交额则达到8425亿港元,占大市成交额的18.9%,力压意大利、德国,成为全球衍生权证成交第一市场。

  其四,期货期权。2005年香港期货和期权合约总成交张数比去年上升26.4%至2482万多份。截至12月21日,恒指期货合约成交张数比去年上升11.7%至960.5万多份;股票期权合约成交张数则上升51.6%至850.8万多份。

  其五,新上市内地企业。港交所截至12月16日的资料显示,全年包括H股、红筹和境外非国有企业在内的新上市内地企业共34间,按集资额计算共集资1907亿港元,占整体集资额的65%。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用户反馈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